今日例壶是理解紫砂面的一个非常好的案例。
如果没有感知过旅途的艰辛,那么我们很难听得出乡音无改鬓毛衰的温情;
同样,如果我们对现实的局促没有觉察,那么,远方的旷远,那就只是“远”,而不会是开阔的旷远,更不会有诗歌和田野。
人们总是在对比中才能看清,甚至“看见”眼前的东西。
紫砂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视觉表达方式。
(当然,从茶文化的角度讲,它又是重要的行为表达方式。)
所以,我们要更好地理解紫砂文化,最好便是把它放在与西方文化对比,以及与现代对比这两个维度、这两种语境中,进行观察、思考和追问。
今日例壶,壶式周盘;据考,周盘是曼生十八式中的一款壶式;壶形拟取周代青铜盘,或清代罗盘。
不过,今天这把壶虽然是属于传统壶式;但它整个的视觉表达却具有强烈的现代感,工业风风格反而是它的第一表达。(壶身整体轮廓看上去像是由机床先车出部件,然后再装配而成的。)
那么,问题就来了——
这把壶还属于紫砂壶吗?
至少我们可以问,它还属于严格意义上的紫砂壶吗?
紫砂壶不是由紫砂面构成的吗?
紫砂面不是以拟自然生命面作为视觉表达方式的吗?
在这些非常好的追问之后,如果你再进行深入的观察:
你会发现这把壶的轮廓是工业风风格,但是它的所有的构成面,依然是具有生长态的拟自然生命面,而且泥感也具有上乘的类釉体生机感,它依然是一把标标准准的紫砂壶。
近几年,在紫砂壶界这样的作品出现得越来越多。
这是一种全新的视觉实践:以工业风作为语法,以轻松简约的现代感作为情绪取向,然后再在这样的语境中运用紫砂面语汇进行创作。
现在我们可以回答本文标题所提的问题了,“拟自然面法则去哪里了?”
拟自然面作为一种语汇,被构建在工业风的框架之内了。
Powered by 开云·(kaiyun)体育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